世道人生:世衞配合「中國夢」 - 李怡
微博有一位常寫醫學相關的科普文作者,前天出了一篇長文,說他「今天對世界衞生組織權威形象的期待,精采地落空了。」為甚麼他對世衞的期待,到前天才落空呢?
因為他痛恨陰謀論。陰謀論在所有分析問題的思維演繹中,是最輕鬆簡單、最符合直覺本能、最老少咸宜、門檻最低的。早前外界痛罵WHO延誤發佈全球緊急狀態的時機,說是拿了中國的錢,故為中國說好話,他對這些說法有保留。從疫情歷史,他理解WHO的慎重不無道理,2009年豬流感疫情爆發,最初表現出來的死亡率一度曾高達30%,在全世界陷入極度恐慌的情況下,WHO宣佈全球進入大流行期。結果高效檢測手段出來後,人們才發現輕症遠比想像的多,自愈患者不計其數,豬流感的死亡率只有0.01%。世衞受指摘。為免造成恐慌,他原認為這次世衞的慎重,不能說就是討好中國。
在前幾天WHO的官網上,他看到有一個操作。「專題問答」中文版的「以下措施不能有效應對2019冠狀病毒,甚至可能有害」,列了三項:吸煙、佩戴多個口罩、服用抗生素。在英文版上卻多了一項:「Taking traditional herbal remedies」(採用傳統草藥)。他不明白為甚麼英文版列出「可能有害」的措施有四樣,到了中文版就變成三樣:「採用傳統草藥」被刪除了?
他接着說,隨後在WHO的官網上:「很多人反映在中國國內看到的英文版上草藥被刪掉了但中國以外依然可以看,再接下去境外的英文網頁也被刪掉,但是其他語言版本包括西語法語阿拉伯語等依然四條都健在。」
不過,我昨天查世衞的官網,則各種語言版本,「採用傳統草藥方子」這一條都不存在,也就是都刪除了。
世衞歷來依循現代醫學規則,對明顯缺乏安全性與有效性證據的替代藥物不建議採用。但這次搞出兩個版本,一個是給中國人看的版本,另一個是給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看的版本,就極其荒謬。既然對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明確表示傳統草藥不應使用,為甚麼這麼重要的警示資訊不寫給中國人?若在中國人身上不會有害相反有效的話,為何其他國家就沒有效?而最後,為甚麼所有版本都把這個警示刪去?這位醫學科普文作者不相信陰謀論,對世衞本有期待,因這個動作而使期待徹底落空。
解釋世衞這個動作不需要甚麼陰謀論,以下事實可為佐證。
1月28日中國環球網報道,習近平在1月25日的政治局常委會議上強調,要發揮中醫藥優勢,彰顯中醫藥責任和能力,以「中醫主導的中西醫結合模式」抗擊疫情(這裏面當然有實現「中國夢」的含意)。
《人民日報》引述上海藥物所及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結果,稱中成藥雙黃蓮口服液或有助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消息一出大批民眾連夜排隊買藥。除了雙黃蓮口服液被「盲搶」外,連動物用的藥物黃蓮素、甚至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雙黃蓮蓉月餅也有人搶。
《環球時報》報道,江蘇連雲港一名57歲男子,身體不適,持續服食雙黃蓮兩日,病情反而加重。直到第三日被送往醫院,確診患上新型冠狀肺炎病毒。
在雙黃蓮搶購潮期間,有大陸人問他在美國的親人:雙黃蓮對消除病毒是否有效,他的親人回覆:有效,不過直接服農藥對消除病毒更有效。
世衞配合「中國夢」不否定採用中草藥抗疫,由這樣的世衞掌管世界公共衞生,信它就等於直接服農藥。
口咸 西醫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國父誕辰紀念日,亦即國父孫中山先生的153歲冥誕,讓我們透過這首國父紀念歌與珍貴的歷史影像來緬懷他。
1866年11月12日,國父孫文(字載之,號逸仙,旅日時化名中山樵,世稱中山先生)誕生於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今廣東省中山市)。
1894年11月24日,孫文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1895年,興中會發動乙未廣州起義。1905年,孫文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
1911年4月27日(農曆3月29日),趙聲、黃興等人領導廣州黃花崗起義,此為第十次起義。由於雙方兵力懸殊,黃花崗起義終告失敗,大批革命黨遭逮捕,於該役中戰死者57人,被捕後就義者29人,共計86人犧牲。之後,收殮到72具烈士遺骸,合葬於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黃花崗之役後,在同盟會中部總會的推動下,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共同策劃發起武昌起義。
1911年10月10日(農曆8月19日)武昌起義,成功掌控武漢,成立湖北軍政府,各省革命黨咸起響應,引發各省相繼宣布獨立,終於推翻清朝,迫使清帝退位,史稱「辛亥革命」。同年11月11日,孫抵倫敦,就武昌起義成功接受《濱海雜誌》採訪。
據統計,自1894年興中會成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這17年間,民間發動的革命起義事件,多達29次,其中有十次是由孫文所發動。
1911年12月29日,孫文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孫文在南京宣布就職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焉成立。
民國元年(1912年)8月11日,同盟會、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和共和實進會五個政團一致同意合併,並於同年8月13日宣告:「共和之制,國民為國主體,吾人於使人不忘其義,故顏其名曰國民黨。」
1912年8月25日下午1時,國民黨成立大會在湖廣會館召開,正式宣布國民黨誕生。
1913年,孫文發動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並按照傳統會黨的形式重建組織,取名中華革命黨,目標為討伐袁世凱,以實行民權、民生主義為宗旨、以掃除專制統制、建設完全民國為目的。中華革命黨的成員大部份都是原中國同盟會和國民黨成員,以青天白日旗為黨旗。
1919年,西南軍閥排擠孫文,於是孫文返回上海整頓黨務,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並被推選為總理。
1925年1月1日,孫文抵北京後即病發,住進協和醫院治療,經西醫診斷為肝癌末期,同年3月12日9時30分,孫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
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
影片開頭為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他病逝前一年(1924年),於廣州的最後一次公開演講實錄,他在演說中裡勉勵國人要自立自強,齊心讓曾是世界第一強國的中國,再次領先世界各國。
《國父紀念歌》乃為了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而作,由黎錦暉作曲、戴傳賢作詞。
1925年,黎錦暉於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創作了《總理紀念歌》以紀念他,並發表於《小朋友周刊》。
1947年12月25日行憲之後,中國國民黨主政之中華民國政府於明令將《總理紀念歌》更名為《國父紀念歌》,並由時任考試院院長的戴傳賢改寫歌詞,他用三段文字描述國父一生追求民主政治的精神及經過,言簡意賅、真摯感人,並勉勵同胞們仍須為民主政治的進步而努力。
1891年出生的黎錦暉,自幼學習古琴等樂器,是位音樂教育學家,因奠定近代流行音樂基礎,被譽為「中國流行音樂之父」。黎最膾炙人口的流行音樂作品為《桃花江》,曾培養出周璇等知名藝人。他以莊重的行板,傳達了國人對孫中山先生的追思。
戴傳賢(1891-1949)為浙江吳興縣人,字季陶,筆名天仇。留學日本時,加入中國同盟會,回國後,從事報社工作。戴先後創立民權報、星期評論、中央通訊社等;或抨擊袁世凱,或介紹世界局勢。戴自民國元年起追隨孫中山先生,不但記述其言論且與之共進退,是中國國民黨的理論家。戴與孫中山先生熟識多年,並關懷時局,故能將孫中山先生的一生以精簡文字寫成感人的歌詞。
《國父紀念歌》
曲:黎錦暉
詞:戴傳賢
我們國父 首創革命 革命血如花
推翻了專制 建設了共和 產生了民主中華
民國新成 國事如麻
國父詳加計畫 重新改造中華
三民主義 五權憲法 真理細推求
一世的辛勞 半生的奔走 為國家犧牲奮鬥
國父精神 永垂不朽
如同青天白日 千秋萬世長留
神州鼎沸 國步艱難 禍患猶未已
莫散了團體 休灰了志氣 大家要互相勉勵
國父遺言 不要忘記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須努力
影片製作:張哲生
口咸 西醫 在 藍橘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鹹柑桔就是…」我。
「對…」希比。
希比喝了一口,鹹柑桔不苦也不辣,但他卻開始流淚。我從沒看過有人會抱著一瓶浸三十多年的鹹柑桔會哭。
這是我一個好朋友希比的故事。
故事要由半年前說起…
他是一名DJ,從中學認識希比開始,他就已經跟我說以後要做一名DJ,而且非做不可。
我問他想做DJ的原因,他說想不到其他工作想做。畢業後,他就立即到各個電台面試,也真的讓他成功了。
我很羨慕這種對未來有明確方向的人,他能夠在人生中跑直線,我卻時而停下,時而來回踱步。
老實說,我不常聽收音機。
某天在小巴上,司機正播放著他的節目,我聽了良久,發現他不在節目裡…
是休假嗎?
我發了一個短訊給他,希比說他這陣子大病纏身,還導致失聲,已在家休養好一段日子了。
他看西醫吃了一大堆類固酵,恢復很快但停藥又惡化,喉嚨痛的問題更嚴重了。
也嘗過看中醫、針灸、還去看精神科醫生。醫生說他工作壓力太大,身體察覺到了,於是把喉嚨「封」了起來,逼使他休息。
連自己的身體都在搞革命,希比只好乖乖在家休養。他記起很久沒有探望他的婆婆,反正閒著沒事做便去了婆婆的家。
婆婆知道他失聲,便從廚房拿了一罇外表泛黃,裡面浸著黑色液體的大瓶子出來。
婆婆說那是浸了30年的鹹柑桔,對喉嚨痛和咳嗽非常有效。希比心裡不覺得這些東西有效,但也乖乖喝了。
驀地,瓶子外貼上的日期吸引了希比的目光,那天剛好是他四歲的生日。
婆婆笑說:「那時候我就知道這鹹柑桔會大派用場。」
「吓?!」
「當時你就很喜歡在家裡唱歌了,一整天唱個不停。我打趣說你將來一定會做歌手,所以我便決定預先泡浸鹹柑桔,等到你長大後再給你。」
「是嗎?這麼久遠的事,我也記不起來,但我長大後做了DJ。」希比。
「對,哈哈~但總算用得著了。」婆婆。
那晚希比在婆婆家聊了一整個晚上,從小時候聊到近況。希比讓婆婆瞭解他的近況,婆婆一直笑說他小時候的趣事。
邊喝那杯咸咸的,有點甘甜的鹹柑桔水,希比彷彿回到瓶子上貼著的日子。
那個沒有壓力,只有夢想憧憬的年紀…
神奇地,那晚希比回家後,喉嚨痛便舒緩了。到底是鹹柑桔這民間流傳下來的小偏方有效,還是婆婆舒解了他的壓力?
兩樣都有吧~希比恢復過來後便繼續上班。
這也是半年前的事了,最近,婆婆的健康急轉直下,各種惡病來得毫無先兆,在短短的日子裡,絲毫不給人心理緩衝,才去醫院探過兩次病,婆婆就去世了…
把一切身後事辦妥,家人到婆婆家收拾遺物,並將那瓶鹹柑桔交到希比手上。
「這瓶鹹柑桔你打算怎樣?」我。
「聽說它能浸30年、50年,但最後還是會變壞…如果這個世界,任何事都能夠長久,你說有多好呢?」希比。
是的,所有東西都有限期,最後只會腐朽。
亦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在限期裡,尋找它的意義。
(完)
====
鹹柑桔是傳統的小偏方,一浸就是廿年、三十年。可是這個傳統已經沒有太多人懂得做了,有病就看醫生,吃藥。
再過廿年,也許這世上就再沒有鹹柑桔了。
我不肯定說鹹柑桔有什麼神奇功效,可是這廿年、三十年的時間裡,它還包含了人情味,這也是傳統的珍貴之處。
在我們的現代,又錯過了多少傳統呢?
12月6~8日在灣仔會展,會有一個DesignInspire創意設計博覽。
這裡能看到各種如手雕麻雀、執字粒等等香港傳統工藝,融入了現代藝術展現眼前,希望大家別忘傳統。
想報名參加Workshop:
https://goo.gl/HhwgsU
口咸 西醫 在 【大愛學漢醫】嘴巴鹹鹹你過勞了嗎- 20221109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味覺異常,與我們的脾胃、飲食、作息,還有外在藥毒因素等等相關,根據口鹹、口酸、口苦、口甜、口辛、口淡、口腥、口澀等類型,中醫該如何調理來改善 ... ... <看更多>